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人文 > 正文
关于鸡蛋的禁忌都靠谱吗 真实情况是这样
2021-09-24 01:43:54【人文】
简介鸡蛋食物相克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我们在获取信息的时候很容易被带跑方向。有时候真相也许并不是网上说的那样,所以我们必须要有自己的判断
鸡蛋食物相克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我们在获取信息的时候很容易被带跑方向。有时候真相也许并不是网上说的那样,所以我们必须要有自己的判断和独立的理解。
鸡蛋是我们饭桌上的常客,不仅营养丰富,味道还好,做法简单、花样还多,很受人们喜欢,然而,网络上有关鸡蛋的禁忌也越来越多,很多直指我们平时的吃法有问题,后果让人胆战心惊,“鸡蛋不能和豆浆一起食用”,“吃完鸡蛋不能喝茶”,“发烧时禁吃鸡蛋”等等,看的我们不知所措,这些是否可信呢?
生活中离不开的鸡蛋
吃了鸡蛋不能喝豆浆?
吃个鸡蛋再来碗豆浆曾是每位妈妈精心为孩子准备的爱心早餐,还有妈妈担心孩子不喜欢干吃煮鸡蛋,就在热豆浆中打个鸡蛋花给孩子食用,费尽心思就希望自己的宝宝吸收充足营养长身体,可怜天下父母心。
对于很多人来说,鸡蛋豆浆是早餐绝配
但是有人开始感慨了,没文化真可怕,豆浆中含有胰蛋白酶会和蛋清中的卵松蛋白结合,从而造成营养成分的损失,鸡蛋、豆浆的营养价值都会下降。真是这样吗?豆浆里面的胰蛋白酶抑制物、胃蛋白酶抑制物,的确会影响蛋白质的吸收。但是当豆浆被煮熟后,里面的胰蛋白酶抑制物已经被灭活,并不会阻碍对鸡蛋中营养成分的吸收,所以说,豆浆一定要煮熟了才能喝,最好是煮开后,继续用小火慢煮10分钟,这时,其中胰蛋白酶抑制物、胃蛋白酶抑制物、凝血素均被充分灭活,对豆浆配鸡蛋的质疑也没什么意义了。
但是食用豆浆冲鸡蛋花时还是要慎重,因为鸡蛋产出后可能会被沙门氏菌污染,当温度若不够高,杀不死鸡蛋带有的菌,而如果人体摄入一定量的含沙门氏菌的食物会引起食物中毒,所以,鸡蛋也一定要煮熟才能放心食用。
吃完鸡蛋千万不能用茶来“去味”、“助消化”?这两种物质相克?
其实,茶叶蛋和“吃完鸡蛋再喝茶”意思差不多,但是大街小巷仍有热腾腾的茶叶蛋在出售,难道是我们又搞错了?后果还很严重呢!说是,茶叶中含有大量鞣质,而鞣质会和鸡蛋中的铁元素结合形成沉淀,影响对铁质的吸收利用,茶叶中的酸性物质又会和蛋白质形成沉淀影响吸收,减慢肠蠕动、延长粪便在肠道内的滞留时间、易造成便秘,增加了有毒物质和致癌物质被人体吸收的可能性,无益于身体健康。
原来,茶和蛋的结合是这么的可怕?
茶叶蛋也不能吃了?
但是,即使茶叶中的物质和铁质、蛋白质反应形成沉淀,影响了吸收,又能怎么样?我们吃鸡蛋又不仅是为了补铁,话反过来说,除了茶还有很多食物能和铁结合,还有很多食物还有铁质,那是不是都得一一区分开来,避免同食?如此,不能吃的东西也太多了!
如果我们苛刻地分析食物,完全按照百无一害的标准,那人类可能真会饿死,其实,在烹饪时,食物成分之间会发生某些反应,生成的产物不能被人体吸收,这些物质最终可能随着肠道排出去,影响营养成分的吸收,但并不会像宣传中的那样产生有毒物质,危及人体,食物相克而产生中毒现象的,或是可能吃的食物被污染而引起中毒;或是和人的特殊体质、过敏有关。所以,茶叶蛋是可以吃的,但不要贪多!尤其是如果你希望摄入的营养能充分被吸收,再换种方式“去味”吧。关于茶和蛋,还有一种雅致的吃法,泡后的茶叶摊成鸡蛋饼,好一个清香的美味!
发烧时候远离鸡蛋?
主张“发高烧病人慎食鸡蛋”的原因是:高烧时人体内消化酶活力下降,此时食用鸡蛋这种高蛋白食物则会导致消化不良等症状。但是,我们都知道营养不足时候人抵抗力会下降,发烧时人体蛋白质分解,为了康复人们又会多喝水多排尿、排汗,B族维生素、维生素C排出量也增大,而服用药物后的药物代谢也需要消耗B族维生素,发烧时期本就饮食清淡,如果发烧几日又得不到任何富含蛋白质,想一想会有什么后果?
感冒发烧到底能吃鸡蛋吗?
因此,当发烧超过一天时,考虑到发烧对身体营养储备的消耗,是有必要补充一点含蛋白质的物质,此时吃涮羊肉、红烧排骨,显然是不太妥当的,但是,来份粥或汤面,再配上一碗蛋花汤或者鸡蛋羹,再加点蔬菜和水果,是不错的选择。
还有需要说明的是,某些人单纯地将自己胆固醇升高怪罪于吃鸡蛋不对的,胆固醇升高和吃鸡蛋并没有直接关系,实验证明鸡蛋非但不是胆固醇升高的幕后黑手,还因其含有能软化血管的卵磷脂,有降低心脑血管疾病发生几率的功效。
鸡蛋是好食材,但是肾脏病人也要注意,吃鸡蛋摄入过量的蛋白质会引起体内尿素增多,而患者肾功能减退,无法正常将体内代谢废物全部排出体外,再多吃鸡蛋则会加重病情。
---------------------------------------------------
参考文献:
《吃鸡蛋升胆固醇没道理》,贾晓宏,《养猪》, 2014-06-10;
《吃鸡蛋的科学》,米拉,《科普天地(资讯版)》, 2010-11-15。
(内容整理自“科普中国”、“科学辟谣平台”)
还有什么其他的流言困惑欢迎大家踊跃提问,小编会努力为大家寻找官方权威的说明来解答,希望大家能继续支持本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