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人文 > 正文

一滴唾液定孩子未来 真实情况是这样

2021-09-05 00:15:04人文

简介唾液基因检测互联网时代,每个人都是信息传播者,但是我们必须清楚一点:在没有获得真正证实的消息之前,千万不能随意散播谣言,很容易造成以

唾液基因检测

互联网时代,每个人都是信息传播者,但是我们必须清楚一点:在没有获得真正证实的消息之前,千万不能随意散播谣言,很容易造成以讹传讹的局面。

  谣言:

  通过基因检测技术和基因大数据对比分析,可以对唾沫样本中人体细胞的基因信息进行检测,评估孩子的运动天赋、音乐天赋、记忆天赋、近视风险等多项个性特质,以此获得一份“天才儿童培养说明书”。

  辟谣:

  “基因”是生命科学中最核心的概念之一,它是遗传物质的载体,是一段段定位在细胞染色体上的核苷酸序列。现在我们已经知道,基因的序列和表达调控模式,决定了人们的生长发育和与遗传有关的健康状况。上世纪八十年代,美英等国提出了人类基因组计划,历时十多年后,科学家终于完成并公布了人类基因组图谱和初步分析结果。

  基因检测技术的医学用途

  基因检测是通过血液、其它体液或细胞对DNA进行检测的技术,是取被检测者脱落的口腔黏膜细胞或其它组织细胞,扩增其基因信息后,通过特定设备对被检测者细胞中的DNA分子信息作检测,预知身体患疾病的风险,分析它所含有的各种基因情况,从而使人们能了解自己的基因信息,从而通过改善自己的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惯,避免或延缓疾病的发生。

  目前,科学家鉴定了许多与高血压、哮喘、类风湿性关节炎、肺癌、前列腺癌等相关的基因位点,一定程度上解释了这些疾病的遗传和发病机制。特别是在某些与基因高度相关的遗传性疾病的鉴别上,比如唐氏综合症、地中海贫血等,取得了传统方法无法比拟的效果。

  不应成为“现代算命”依据

  随着技术进步和成本的大幅下降,基因检测逐渐从生物医学实验室走向临床,走近普通大众生活。在“基因检测可以预测疾病”“基因检测可以发现孩子天赋”等“盛名”之下,不少机构也纷纷推出相关服务。事实上,人的天赋具体由哪些基因决定、如何决定,以目前的科技水平还没办法给出准确解答。【1】

  现在消费级的基因检测,从积极的角度看,除了满足部分的娱乐需求以外,更多的只能起到心理安慰作用。然而,基因检测是一把双刃剑【2】,对于一些消极的结果,如果受检测者作出过激的反应,效果可能适得其反。比如,如果所谓基因检测显示“数学能力不行”,难免让受检测者灰心丧气,失去学习的动力和勇气。一些疾病风险预警尽管可以促使消费者更加注意个人健康,但如果产生“易患某种疾病”的心理阴霾,显然会影响日常生活质量。

  而且个人消费级的基因检测目前缺乏公认的行业标准,对于同一个检测项目,可能因为不同机构选择检测的基因位点及分析的数据库和角度不同,导致检测结果不一样,使得这份基因检测报告的结论缺乏准确性。人类基因组拥有两万多个基因,目前研究得较为透彻的只占很小一部分,且大多与疾病相关。很多相关实验研究性的结论还只是基于小鼠等动物实验,而且国内基因检测报告的数据库很多都是基于欧美人群的基因研究,这些结论能否直接应用在中国人身上,还有待进一步验证。

  七分靠打拼三分天注定

  孩子未来的发展是受多因素影响的,除了受家庭、学校、社会等环境因素的影响,也与孩子自身生理、心理和大脑认知等因素相关。美国哈佛大学的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经做过一个教育效应的实验。研究小组来到一所普通的小学,对校长和教师说明要对学生进行“发展潜力”的测验。他们在6个年级的18个班里随机抽取了部分学生,然后把名单提供给任课老师,并郑重地告诉他们,名单中的这些学生是学校中最有发展潜能的学生,并再三嘱托教师在不告诉学生本人的情况下注意长期观察。8个月后,当他们回到该小学时,惊喜地发现,名单上的学生不但在学习成绩和智力表现上均有明显进步,而且在兴趣、品行、师生关系等方面也都有了很大的变化。这一现象被称为“期望效应”。研究者认为,这是由于教师期望的影响。由于教师认为这个学生是天才,因而寄予他更大的期望,在上课时给予他更多的关注,通过各种方式向他传达“你很优秀”的信息,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注,因而产生一种激励作用,学习时加倍努力,因而取得了好成绩。

  人体有着极为复杂的机能,许多疾病都无法明确是否是多种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单从基因检测就定下孩子的未来,忽略孩子成长环境与自身等因素,是不科学的。

  关注子女教育,归根结底还要遵循教育规律,以成熟教育观念引导孩子选择正确的成长方向。把天赋当成宿命,并迷信现有技术条件下对天赋的基因检测,恐怕只会把孩子引向错误的成长路径。

  参考文献:

  【1】安文,基因检测成了“算命神器”?[N].中国质量报,2018-04-19(004).

  【2】王钟的,别把天赋基因检测当成高科技算命[N].科技日报,2019-03-22(007).

  【3】Suzanne Sniekers等人,《Nat Genet》【J】,2017年,49卷7期,第1107-1112页

  【4】Robert Plomin等人,《Nat Rev Genet》【J】,2018年,19卷3期,第148-159页

  【5】Robert Plomin等人,《Perspect Psychol Sci》【J】,2016年,11卷1期,第3-23页

  辟谣专家:崔晓娴,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技师

  复核专家:周艳秋,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管技师

(内容整理自“科普中国”、“科学辟谣平台”)

原来是这样,一直困扰小编我的问题今天终于解决了~希望也能让大家认清谣言,了解更多的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