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人文 > 正文

牛奶不助眠,菠菜不补铁!这些生活误区你中招了吗 来听听专业人士怎么说

2021-08-24 04:24:59人文

简介食品误区相信很多人都被“误导”过。因为现在的网络信息非常丰富和更新迅速,还没等我们了解事情的详情,下一秒就又反转了。所以大家在获取信

食品误区

相信很多人都被“误导”过。因为现在的网络信息非常丰富和更新迅速,还没等我们了解事情的详情,下一秒就又反转了。所以大家在获取信息的时候一定要有耐心、多关注事件的后续发展,这样才能了解全面。

上周

我们搞了个《抗谣指数大测试》

测试大家是不是谣言易感人群

从后台的统计来看

大家的成绩还是不错的

20190830093832_8ed913.jpg

截图

不过10-19.9的这两位同学是怎么回事儿?

二选一的判断题

能这么完美地避开正确答案

也挺不容易的

(感觉闭着眼睛瞎选分都比这个高)

所以我感觉这两位同学

一定是故意答错的

虽然大部分的人成绩还不错

不过有这么几道题的错误率比较高

今天就统一为大家解答一下

NO.1

睡前喝杯牛奶有助于助眠(×)

正确率39.9%

牛奶助眠的说法流传甚广,其依据是牛奶含有L-色氨酸,L-色氨酸进入人体之后,可以变成5-羟色胺,5-羟色胺具有平复情绪的作用,从而使人产生睡意。

20190830093833_9396f7.jpg

图自网络

问题在于,要想通过牛奶获取足够的L-色氨酸,一次要喝一加仑(3.7升)左右。且不说谁有这么大的胃,就算能喝下这么多,那肯定也撑得睡不着了。就算睡着了,晚上也得起来上厕所。

关于牛奶助眠的研究不少,但是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或者样本小,或者标准不统一,不同年龄段生理状况不一样。对婴儿、老年人有用的东西,青壮年未必缺乏。如果牛奶可以通过L-色氨酸助眠,那么,它只会对那些因缺少5-羟色胺而失眠的人有用,这样的人其实是极少的。

NO.2

隔夜菜会产生大量的亚硝酸盐,食用致癌 (×)

正确率41.7%

20190830093833_9862f5.jpg

图自网络

实验表明,一盘未经翻动放入冰箱的新菜,亚硝酸盐含量仅从3mg/kg增长到7mg/kg,远低于“亚硝酸盐在各种加工肉类中的残留量不能超过30-70mg/kg”的国家标准。而癌症病因复杂,并不能确定微量的亚硝酸盐在体内转化成硝酸胺就一定会引发癌症。

NO.3

菠菜补铁效果差?(√)

正确率44.3%

是的,菠菜补铁效果确实差。

首先,从铁的含量上来看,菠菜中含铁量并不突出,根据最新的食物成分测定结果和食物成分表数据来看,菠菜的铁含量在叶菜中只处于中等水平(2.9毫克/100克)。更重要的是,菠菜里的铁都是非血红素铁,而我们人体吸收率高的是血红素铁。也就是说,菠菜里的铁吸收率很低。

而且植物性食物中还含有大量抑制铁吸收的物质,如植酸、多酚类物质等,这些与铁结合生成植酸铁、草酸铁等,很难被人体消化吸收。有研究表明,菠菜中铁的吸收率只有1%左右,因此想靠吃菠菜补铁,不太现实。

20190830093833_9c339b.jpg

图自网络

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这样的饮食误区。

比如常听老人说“喝骨头汤能补钙”。但实际上1升骨头汤,只含有6毫克钙。对于健康的成年人,要想维持钙平衡,每天至少要摄入700毫克以上的钙。这样看来,骨头汤的钙含量实在太少,不如多喝点牛奶、多吃点豆制品——100克黄豆就含有191毫克钙。

20190830093834_a315d8.jpg

图自网络

再比如“吃猪蹄可以补充胶原蛋白”。一方面,猪蹄中含量最多的是脂肪,脂肪太多对皮肤并没有好处。另一方面,在之前的文章中(传送门→那些年,我们交过的智商税),我们介绍过,人体有能力利用小分子物质合成胶原蛋白,没必要额外补充。

还有人认为“生理期喝红糖水能补血止痛”。首先,生理期流出的血液很少,大致在10到80毫升之间,对于健康没有任何影响。反过来,如果月经出血过多,应该及时去医院检查。

其次,想补血喝红糖水没什么用。血液分为血浆和血细胞两部分,血浆的主要成分是水,血细胞中以红细胞最为重要。我们平常说“贫血”,指的便是红细胞不足。合成红细胞需要铁、叶酸、维生素B12,这些物质红糖水通通没有。

最后再来说止痛,痛经多数属于原发性痛经,跟前列腺素过多有关。前列腺素过多会引起血管痉挛,进而引起疼痛。所以要想止疼,就必须遏制前列腺素。而红糖水,对前列腺素没什么作用。

20190830093834_a7da9c.jpg

图自网络

可能有的小姐姐会说了,那为什么我喝完红糖水后,真的就没那么疼了呢?

其实这主要是热水的功劳,不信你多喝点热水也一样有效。

20190830093834_aae32f.jpg

NO.4

夏天吃了水中久泡的黑木耳会中毒 (√)

正确率55.7%

木耳本身不含什么毒素,引起中毒的是一种细菌。

20190830093834_ae1703.jpg

图自网络

泡发时间太长的木耳非常容易滋生一种名叫“椰毒假单胞酵米面亚种”的细菌,这种细菌会生成一种致命毒素“米酵菌酸”。

“米酵菌酸”性质极为稳定,一般的高温、蒸煮都不能去除它。食入”米酵菌酸”污染的食物,中毒者轻则ICU,重则丧命。

所以,要想避免中毒,首先,减少泡发时间即可。其次,细菌繁殖必然会产生性状变化,木耳发粘、变臭等,可以多加留意。

在夏季高温天气的时候,室内温度常在30度左右,这个时候木耳泡水的时间超过8小时最好就不要吃了。

以上就是这次测试的部分解析了

如果大家还有别的问题

欢迎在文末留言

会尽力查证

帮大家解惑

-----------------------------

参考文献

[1]李凡. 医学微生物学[M]. 人民卫生, 1976.

[2]中国营养学会. 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13版)[M]. 科学出版社, 2014.

[3]黄茨娅. 黑木耳泡发时间太久易引发食物中毒[J]. 农村百事通, 2015(20): 65.

[4]王萍, 宋晓冰. 2006-2015 年中国大陆地区食物中毒特征分析[J]. 实用预防医学, 2018, 25(3): 257–260.

[5]郑云郎. 牛奶的营养及生物医学作用[J]. 生物学教学, 2001, 26(4): 1.

[6]CRISPIM C A, ZIMBERG I Z, DOS REIS B G等. Relationship between Food Intake and Sleep Pattern in Healthy Individuals[J]. Journal of Clinical Sleep Medicine : JCSM : Official Publication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Sleep Medicine, 2011, 7(6): 659–664.

[7]GRANDNER M A, JACKSON N, GERSTNER J R等. Sleep Symptoms Associated with Intake of Specific Dietary Nutrients[J]. Journal of sleep research, 2014, 23(1): 22–34.

[8]OZGOLI G, GOLI M, MOATTAR F. Comparison of effects of ginger, mefenamic acid, and ibuprofen on pain in women with primary dysmenorrhea[J]. The journal of alternative and complementary medicine, 2009, 15(2): 129–132.

[9]ROSEN H N, SALEMME H, ZEIND A J等. Chicken soup revisited: Calcium content of soup increases with duration of cooking[J]. Calcified Tissue International, 1994, 54(6): 486–488.

[10]ST-ONGE M-P, MIKIC A, PIETROLUNGO C E. Effects of Diet on Sleep Quality[J]. Advances in Nutrition, 2016, 7(5): 938–949.

[11]TERRY R, POSADZKI P, WATSON L K等. The Use of Ginger (Zingiber officinale) for the Treatment of Pain: A Systematic Review of Clinical Trials[J]. Pain Medicine, 2011, 12(12): 1808–1818.

[12]YAMAMURA S, MORISHIMA H, KUMANO-GO T等. The effect of Lactobacillus helveticus fermented milk on sleep and health perception in elderly subjects[J]. Europe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 2009, 63(1): 100–105.

[13]木耳不宜过夜泡发?泡久可能会产生毒素--社会--人民网[EB/OL]. [2019-06-28]. http://society.people.com.cn/n1/2016/0627/c1008-28482168.html.

[14]椰酵假单胞菌中毒的解读[EB/OL]. [2019-06-28]. http://www.cbpia.org/info.php?id=2659.

(内容整理自“科普中国”、“科学辟谣平台”)

原来是这样,一直困扰小编我的问题今天终于解决了~希望也能让大家认清谣言,了解更多的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