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人文 > 正文

原来PM2.5危害这么大!食物清肺不靠谱,建议做好4件事 真实情况是怎样

2021-08-24 04:09:59人文

简介原来PM2.5危害这么大!食物清肺不靠谱,建议做好4件事? 官方回应来了!信息时代的来临,讯息传播效率飞速提高,但其中很多消息还没被证实真实性

原来PM2.5危害这么大!食物清肺不靠谱,建议做好4件事? 官方回应来了!

信息时代的来临,讯息传播效率飞速提高,但其中很多消息还没被证实真实性就大范围传播开了。因此我们在接受信息的时候,需要懂得辨别真伪别被谣言洗脑。

近日多地出现了明显的沙尘天气,早上拉开窗帘窗外几乎都是橘黄色的一片。一觉醒来仿佛到了火星,大部分地区能见度小于1000m,有媒体表示,本次北方沙尘天气主要起源于蒙古国。

新浪微博

地球的空气环境令人担忧,雾霾、沙尘暴频频来袭,大家都知道PM2.5对身体有害,那么它的危害究竟有多大?要想保护身体健康,怎么做更靠谱?

1.PM2.5危害有多大?会对很多身体系统造成损伤[1]

雾霾是会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最常见的大气污染之一,它的形成原因很多,比如燃煤、汽车尾气、生活垃圾、工业粉尘、废弃工业原料的排放等。过多吸入PM2.5会使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生殖系统、免疫系统的发病率增加,还会增加心理疾病的发病率。

图虫创意

有数据显示:长期生活在空气污染严重的城市,患肺癌风险要比空气相对清洁的城市高出10~15%;雾霾比吸烟更会增加患癌风险,还会增加慢性咳嗽、哮喘以及支气管炎的发病率。美国的一项PM2.5与血压相关性的调查发现,PM2.5浓度每增加10ug/M3 ,受试者的平均收缩压会随之升高8.6mmHg。还有研究发现,PM2.5浓度和心脏病患者的死亡率成正比,如果PM2.5浓度超过10ug/M3,心脏疾病患者死亡率将提高20%。

看来雾霾天的危害还真不小,不当回事可不行。除了做好防护工作之外,人们口口相传的“清肺食物”效果咋样?对排出PM2.5有用吗?

2.清肺食物不存在:木耳、猪血、雪梨,都不清肺

每逢雾霾天前后,大家就会看到类似的忠告:“多吃木耳”、“多吃猪血”、"多吃雪梨",认为这些食物能清肺、排出PM2.5。

图虫创意

其实,在营养学上并不存在所谓的“清肺食物”。针对这3个经常被提起的清肺食物,我们就逐个来说说吧。①木耳:说木耳“清肺”的理由是木耳具有吸附作用,能吸附PM2.5排出体外。而实际上,按照传言的思维,要想吸附PM2.5,总得给个见面的机会才行吧。但是PM2.5是通过呼吸道进入肺部的,而木耳被我们吃下去了以后首先会进入胃,然后进入其他的消化道部分。这两种物质全程几乎见不到面,木耳也没机会接触到肺部,完全起不到所谓的清肺效果。

图虫创意

②猪血:说猪血“清肺”的理由是吃完猪血排便是黑色的,认为是猪血把PM2.5带了出来所以粪便才变黑的。实际上,吃猪血后粪便会变成黑色是矿物质铁的作用,猪血的铁含量很高,为8.7mg/100g,是猪瘦肉铁含量的近3倍[2]。如果是换成吃蛏子、牛肉,吃多了粪便一样也会变黑,和PM2.5一点关系都没有。道理和吃木耳一样,猪血和PM2.5也碰不到面,同样无法起到清肺的效果。

图虫创意

③梨:说梨“清肺”的理由是它能润肺止咳,但实际上,目前对于吃梨润肺方面并没有足够的研究来证实。很多人觉得吃完梨以后很舒服,多半是因为梨的水分含量高,可以滋润嗓子,所以才缓解了咳嗽的症状。其实,多喝点水效果也一样的,并不代表吃梨能清肺。

3.空气污染时建议这么做:

①减少户外活动,能不出门最好别出门;

②在家也要关好门窗,空调就别开了,可以选择一款好的空气净化器;

③出行戴好口罩,如果仅仅是为了防止雾霾,KN90级别的口罩就够了。不过现在疫情还不能懈怠,更建议要戴好KN95/N95口罩;

④饮食营养均衡:建议可以优先摄入富含优质蛋白质、维生素A、维生素C、矿物质锌丰富的食物。因为这类食物对保护呼吸道粘膜和提高免疫力很有帮助,比如肉蛋奶食物、贝类食物、新鲜的蔬果,另外还得多喝水。

图虫创意

总结一下:

并不存在所谓的“清肺食物”,谣言中提及的木耳、猪血、梨等食材,适当食用对身体健康是有益的,但是别指望它们有啥清肺的功效。面对空气污染严重的天气,最重要的还是得做好防护和保证合理的饮食,在家适当锻炼,跑步机跑步、举哑铃、练瑜伽、室内跳绳,都是不错的运动。

参考文献:

[1].柴竞,彭草.雾霾形成的原因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

[2].杨月欣.中国食物成分表第6版第2册[M].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8

作者 | 薛庆鑫 中国营养学会会员 注册营养技师 健康管理师 公共营养师

审核 | 高 超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 副研究员

读了这篇辟谣贴大家有没有恍然大悟?如果对你有帮助,欢迎继续关注本站,了解更多真知识。

来源: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